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貿易變化最為劇烈,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在努力確保貿易流動盡早恢復,特別是在服裝領域。
《2023年世界貿易統計回顧》最近的一項研究和聯合國的數據顯示了,受到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與中國貿易政策變化的影響,國際貿易中出現一些有趣的趨勢,特別是在紡織品和服裝領域。
四種趨勢出現
國外研究發現,全球貿易出現了四種明顯不同于以往的趨勢。首先,在前所未有的瘋狂購買趨勢和2021年急劇增長20%之后,2022年服裝出口出現下降。
這可能歸因于美國和西歐主要服裝進口市場的經濟放緩和高通脹。此外,對生產個人防護裝備(PPE)所需原材料的需求減少,導致2022年全球紡織品出口下降4.2%,達到3390億美元。這個數字遠低于其他行業。
第二個情況是,盡管中國在2022年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出口國,但隨著市場份額繼續下降,其他低成本的亞洲服裝出口商接管。孟加拉國超過了越南,成為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
2022年,中國在全球服裝出口中的市場份額降至31.7%,是近期歷史上的最低點,在美國、歐盟、加拿大和日本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中美兩國貿易關系也成為影響全球服裝貿易市場的重要因素。
第三個情況是,歐盟國家和美國仍然是主導服裝市場的國家,2022年占全球紡織品出口的25.1%,高于2021年的24.5%和2020年的23.2%。
去年,美國的紡織品出口增長了5%,是世界前10個國家中增幅最高的。然而,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正在穩步增長,中國、越南、土耳其和印度在全球紡織品出口中的市場份額占到了56.8%。
隨著對近海采購的日益關注,特別是在西方國家,區域紡織和服裝貿易模式在2022年變得更加一體化,成為第四種新興模式。去年,這些國家有近20.8%的紡織品進口來自本地區境內,較去年的20.1%有所增長。
研究發現,不僅僅是西方國家,《2023年世界貿易統計回顧》已經證明,即使是亞洲國家現在也開始使進口來源多樣化,逐漸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以減輕供應鏈風險,所有這些都將導致更好的擴張。
由于各國不可預測的客戶需求影響了全球的商業和國際紡織和服裝行業,時尚界已經充分感受到了疫情的后遺癥。
世貿組織和其他全球組織正重新致力于多邊主義、更好的透明度和全球合作和改革的機會,因為其他小國也加入進來,與貿易領域最大的國家競爭。
紡織大國的出口數據
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同比下降8.3%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按美元計,我國上半年紡織服裝累計出口下1426.8億美元,同比下降8.3%,整體表現不及全國貨物貿易出口。
6月當月紡織服裝出口同比繼5月后再次出現兩位數下降,降幅達14.3%。在當前重點市場需求收縮、訂單外流的情況下,紡織服裝出口正面臨艱難的爬坡過坎階段。
越南:紡織服裝出口大幅下降
2023年上半年,據越南紡織品服裝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186億美元,同比下降17.6%,其中大部分下降來自服裝出口。今年前五個月的同比降幅為15.6%。
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歐盟市場訂單減少。另外,今年前五個月,美國從越南進口的服裝數量和金額同比分別減少33.5%和28.1%。
柬埔寨:上半年服裝產業出口下降19%
在全球經濟衰退背景下,柬埔寨服裝產業出口持續下滑近兩個月內,停產的柬埔寨服裝工廠數目已增至40家,涉及失業工人人數將近2萬人。
據柬埔寨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柬埔寨服裝產業對外出口總值達37.27億美元,同比下降19%。
印度:1-5月紗線、織物服裝等出口減少18.7%
今年以來,印度紡織服裝出口延續下行態勢,印度工商業部數據顯示,1-5月印度向全球出口各類紗線、織物、制成品及服裝共計141.2億美元,同比減少18.7%。
來源|外航運、化纖頭條、柬埔寨加華工業園、365行情等